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提升院前急救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推动全市院前急救事业高质量发展,8月28日,由青岛市急救中心主办、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承办的全市院前急救系统“每月一学”业务培训暨病例讨论会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提升院前急救能力,推动‘三大中心’无缝衔接”为主题。来自市急救中心、各区(市)急救中心及网络急救站的500余名专业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
会议由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于波涛主持,五位专家围绕当前院前急救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讲解与深入探讨。
ICU张萌副主任以热射病为主题,结合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系统介绍了其病理生理机制、早期预警评分及“十早一禁”处置原则,并指出热射病已被纳入法定职业病,强调院前—院内闭环管理的重要性。这使一线急救人员对热射病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职业病科张华主任聚焦青岛市常见中毒与职业病的诊断与救治,详细阐述了职业性中暑、有机溶剂中毒、重金属中毒等高发疾病的识别、现场处置、样本采集与信息报送流程,并首次公开“青岛市中毒与职业病一键转诊”绿色通道,实现“上车即入院”的高效救治。这不仅使参会者对这一领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极大地开拓了院前医务人员的临床视野。
创伤中心徐鹏副主任以“黄金一小时”救治为核心,介绍了医院创伤中心在多学科协作(MDT)、信息化预警和航空救援网络建设方面的实践与成效,并对区域协同救治模式提出进一步展望。
神经内二科许波副主任从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以“组织窗”替代传统“时间窗”的理念,系统比较了静脉溶栓、桥接取栓和直接取栓三种策略的适应症与循证依据,为卒中急救提供了科学、实用的“青岛方案”。
于波涛副主任结合猝死精准预防与高质量复苏实践,详细解读了胸痛中心关键时间节点管理,并以实际病例复盘院前心肺复苏、除颤、ECMO/IABP支持及PCI衔接的全流程,突出“黄金90分钟”内一体化救治的核心作用,为院前人员提供了针对性极强的实用指导。
整场培训内容充实、紧扣实战,有效促进了一线急救人员对热点问题的理解与应对能力的提升。
下一步,青岛市急救中心将持续深化“每月一学”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其交流与提升作用,确保参会人员能够“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中心还将积极探索新型培训模式,以创新机制和多元形式推动院前急救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通过引入案例模拟、实战演练等沉浸式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一线人员实战能力。同时,中心将进一步加强跨领域、多学科的协作交流,定期联合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重症医学等相关专业团队,开展联合培训和疑难病例讨论,强化业务协同和数据支撑,不断提升应急响应和整体处置效率,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的院前急救铁军,筑牢市民健康和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为构建更加高效、可靠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14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青岛市急救中心(http://www.qingdao120.org)
站务信箱:
工信部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40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