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健康委开展2025年市级卫生应急突发事件航空医疗救援实战演练
2025年9月28日,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青岛市急救中心承办,组织开展了2025年青岛市航空医疗紧急医学救援实战演练。此次演练统筹协调市急救中心、山东大学齐鲁第三医院、市第八人民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莱西市急救中心、莱西南墅卫生院、有关部队航管气象处、山东高速华通航空有限公司、中信海直(青岛)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单位参与,在莱西、山东大学齐鲁第三医院、市第八人民医院实操演练,各参演单位设分会场以视频直播形式观摩。演练由市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处处长徐大韬主持。
一、救援演练依规推进,细节优化获得成效
演练以某地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导致老旧房屋倒塌、居民受伤为背景,模拟了从灾害发生到航空医疗救援队伍迅速响应、开展现场救援、伤员分类转运、院前院内交接以及后续灾后处理等一系列环节,全面检验了青岛市航空医疗救援体系的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中,青岛市急救中心启用了两架空客H135医疗救援直升机,分别承担了不同的救援任务,一架负责转运危重伤员至山东大学齐鲁第三医院,另一架则负责将毒蛇咬伤患者送往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部院区,体现了航空救援的快速性和灵活性,提升了救援效率。
二、专业队伍协同作战,展现高水平应急能力
各参演单位人员表现出了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协同作战能力。在检伤分类环节,南墅卫生院的医务人员按照规范流程对伤员进行了快速准确地分类,为后续救治工作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对危重伤员的识别和应对上,体现了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在现场救治环节,医护人员对骨盆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了及时有效地固定,并确保了航空转运的安全。
在院前院内交接环节,展现了与各医院之间的无缝衔接。山东大学齐鲁第三医院和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部院区的医护人员提前做好了接机转运准备,开通了院内绿色通道,确保伤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专科救治。
山东大学齐鲁第三医院接诊骨盆骨折病人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部院区接诊毒蛇咬伤病人
三、专家点评肯定成绩,提出改进建议
演练结束后,青岛市急救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辛善栋对演练进行了点评。本次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各参演单位表现出了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协同作战能力,各个环节衔接紧密,流程顺畅,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演练中也暴露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在组织方面,可以邀请更多单位参与观摩,扩大演练的影响力;在响应方面,进一步优化救援流程,缩短从接到指令到直升机起飞的时间,提升救援效率;在救治方面,骨盆骨折患者和毒蛇咬伤患者的处理可以更加详细和专业;在联动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与110、119等其他应急部门的协同联动。
四、未来规划明确,打造青岛航空救援样板
演练结束后,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邢晓博对演练进行了总结讲话。他指出,青岛市作为山东省航空医疗救援服务的先行试点城市,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市急救中心自2017年以来正式启动专业化航空医疗救援工作,并牵头成立了全国首家副省级城市半岛航空医疗救援联盟。2025年,市政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了两架空客H135直升机,进一步加强了海陆空立体救援能力。下一步,一是要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充分总结本次演练经验,查找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要持续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建设建一支政治坚定、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航空医疗救援专业队伍;三是要注重强化区域协同联动,深入推进胶东经济圈航空急救一体化发展,完善区域协同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联动救援。
本次演练不仅全面检验了青岛市航空医疗救援体系的应急处置能力,也为航空医疗救援事业发展贡献了青岛智慧。通过此次演练,青岛市急救中心及相关单位进一步熟悉了航空医疗救援的流程和操作规范,提高了协同配合能力,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信心和决心。
Copyright © 2014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青岛市急救中心(http://www.qingdao120.org)
站务信箱:
工信部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40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