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急救中心后勤装备科“战疫”纪实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青岛市急救中心抗击疫情战线上有一支非常特别的队伍,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心动魄的战斗,在中心上下、方方面面默默工作的背影,却有着火一样的“战疫”情怀,他们就是后勤装备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疫情来临,后勤装备科全体人员第一时间响应中心支部号召,提交了请战书,成立了突击队:确保转运救护车运行良好,迅速建立驾驶员梯队,一线医护人员生活物资保障跟上……
“伙计们,我们开张了,耿启伟再次检查负压救护车,丘聪敏辅助驾驶员再次熟悉负压救护车功能操作……”。1月22日11点30分,后勤装备科负责人曹东接到转运确诊患者指令后,紧急向部门人员传达车辆保障任务。
14点03分,性能卓越、油箱已满的负压救护车警灯闪烁、警报响起,市急救中心抗击“疫情”的第一枪正式打响。“我们虽然不上'前线',但是我们将用战士的标准做好车辆、物资保障工作,我们用党性保障车辆时刻能开得出、保障任务能随叫随到”,后勤装备科耿启伟看着远去的救护车说。
不光吃得饱,还要住得好
疫情保障任务24小时连续工作,体力消耗大,后勤装备科购进方便面、烤肠、牛奶、面包等生活物品,及时发放给各急救保障人员手中,确保他们夜间温饱问题。为了让职工吃上可口的饭菜,用饱满的激情投入急救转运工作中来,曹东坚持不懈地做通中心食堂经理的工作,招不到厨师,经理亲自上阵主勺供应午餐,得到职工的一致好评。随着任务越来越重,夜班人员休息问题也提上了日程,后勤装备科全员行动,准备了3间、同时满足6人居住条件的疫情备勤室,进行内外消毒,更换新被褥,安装热水淋浴器,启用独立空调等。急救科负责人王君业说:“非常感谢中心领导的细心关怀,也感谢后勤装备科为我们所做的工作,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暂时的‘小家’。”
负压救护车招标会“疫”中开标
疫情就是命令。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疫情防控形势,市急救中心科学研判疫情发展趋势,未雨绸缪启动两辆负压救护车的招标采购任务。
1月23日一大早,后勤装备科安排人员分头准备招标材料,冷金钢同志主动提出负责最繁杂的材料报批、盖章工作,他连续进出卫生健康委、市机关事务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午饭一个面包三口两口吃完,继续跑路,17点30分完成了全部材料的审批、盖章工作。
全市大部分企业、市民已提前进入过节状态,企业放假、市民休假,电话不通、手机不通,曹东一下午拨打了60多个电话,一块5000MAH充电宝电量也耗尽了,到了晚上19点才确定好招标采购各事宜,回到家一句话没说倒头进入梦乡。
解燃眉之急!1500公里,连续驾车15个小时
购车各方面协调到位,即刻行动。曹东、冷金钢、耿启伟、刘龙,我们应该记住这四个人的名字,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候,他们主动请战赴浙江湖州2辆负压车提车任务。
2月8日14点,他们踏上提车行程,人歇车不歇,饿了吃口方便面、渴了喝矿泉水,就这样一路安全赶到厂里,连口水也顾不上喝,就马不停蹄地进入验车环节,电气、负压、雾化消毒、震动噪音、车载设备过关。0点15分,验收工作完成。
2月9日0点30分,三辆车加满油立即向青岛进发,此时正值日常睡眠时间,但是将士们心里想到家中急切地期盼,他们立刻精神百倍。在强烈信念的支撑下他们平稳安全的一路奔来,于2月9日9点到达中心院内,受到中心领导及职工鼓掌欢迎。他们刚放下车,不顾舟车劳顿,又请令参加到了疫情防控任务中去……
这支队伍清一色都是男士,转业军人占了大半,在抗击疫情的后方,这支“粮草军”凭借他们全方位过硬的品质,赢得了中心职工的赞誉。长途跋涉方显英雄本色,衣食住行又见铁汉温情。在抗击疫情的战线上,他们提供给一线人员的是一个餐盒,一包牛奶,一块毛巾,一块肥皂……,还有在暗夜挑起的那盏明灯!
Copyright © 2014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青岛市急救中心(http://www.qingdao120.org)
站务信箱:
工信部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40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