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意识了,没有呼吸了!”
“保持冷静,别着急,我已经派出急救医生了,请不要挂断电话,我将仔细告诉您接下来该怎么做”。
2023年12月2日中午12时许,青岛市急救中心调度指挥大厅接到急救电话,一位老人在家中突发无呼吸,调度员杨佳珺第一时间派出救护车赶赴现场,同时立即对患者家属开展心肺复苏的远程电话指导,与院前、院内医生合力高效、紧密配合,成功挽救患者生命,一场无缝衔接的生命接力就此展开……
“请您打开手机免提,走到患者旁边,我告诉您怎么做,急救车已经在路上了,仔细听,我说什么,您就做什么!”调度员杨佳珺派车后与患者家属保持通话,耐心安慰并引导家属开展急救操作。心跳呼吸骤停作为院前急救环境下最为紧急的病情,尽早能在“黄金四分钟”内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中之重!
“让他平躺在地面上,拿掉他头下面的所有东西……把你一只手的手掌根部放在他的胸骨上,也就是两个乳头连线的正中间,把你的另一只手压在这只手的手背上……”“按照我这个频率,我说一下,您压一下,1、2、3、4,1、2、3、4,……”在调度员的耐心指导下,家属由慌乱到冷静配合,忙而不乱,能够配合调度员的指令,进行胸外按压。
调度指令下达后,青岛市急救中心浮山后急救站刘万来医生车组迅速出发,在调度员与患者家属保持通话开展电话指导的时间内,急救车组已经在火速奔赴现场的路上,用时8分钟到达患者家中后立即接手调度员对患者开展现场专业急救。
“当我们刚刚跑进楼道就听到调度员冷静而又清晰电话指导的声音传来:“1,2,3,4;1,2,3,4......并且时不时的鼓励家属:‘坚持下去,他现在怎么样?’听到这里我们心里就像吃了一粒定心丸,家属也很给力,一直在调度的指导下做心脏按压,这个非常重要!”急救医生刘万来肯定的说。“我评估患者病情后立即接手继续行心肺复苏,护士王俊俊遵医嘱迅速开通静脉通路,血管活性药物静推并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显示直线,我用可视喉镜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气囊辅助呼吸,连接心肺复苏机持续心脏按压,随后边抢救边转运患者至青医东院急诊室,由急诊科医生接手继续抢救,约10分钟后患者自主呼吸及自主心跳恢复,复苏成功!”“我们车组从接到调度指令到把患者安全送达医院一共用时33分钟,这33分钟就好比是一场生命的“接力赛”,调度员就是“起跑者”,院前急救医生和院内医生就是这场“接力比赛”的接棒者,呼救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内配合调度电话指导开展高质量的心肺复苏以及急救医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建立高级生命支持对患者生命的抢救成功至关重要!”刘医生介绍说。后经车组人员追踪反馈,该患者已进入医院ICU进行进一步治疗。
对于院外发生心搏骤停来说,有效的救治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事发现场、院前、院内。第一环节:发生紧急情况时患者能够得到家人或周围人等第一响应人的现场施救,能够在120调度员的电话指导下完成各项急救操作;第二环节:120急救人员是否反应迅速,现场提供高质量抢救措施,转送过程中不间断治疗并将有效信息传达给医院;第三环节,院内是否做好准备,积极组织力量进行后续专业救治,三个环节必须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作为调度环境下的第一环,立即启动应急反应系统,迅速派车,评估患者病情并正确进入相应急救预案,及时对呼救者开展电话指导,牢记抢救“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作为其中的第二环,遵循心肺复苏生存链,高质量CPR、除颤及高级心肺复苏联合运用,以及各种环境下心搏骤停现场团队分工和配合都是急救分站必备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患者生命复苏成功的因素是多元的,离不开患者家属冷静快速的报清地址、离不开调度员的迅速派车和对病情的准确判断、离不开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与现场急救、离不开院前急救团队的迅速到达和现场高质量的专业急救能力、离不开急救车驾驶员及担架员的专业转运、离不开院内医生的后续急救与治疗,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目标:复苏成功!对于每一位急救人来说,这是一次又一次“生死竞速赛”中的普通场景,对于每一通急救电话的每一位患者,“生命链”上的每一位参与者们都会竭尽全力、紧密配合、环环相扣、无缝衔接,共同为岛城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目前,正值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青岛市急救中心温馨提示您:有慢性病和基础性疾病的市民要加强自我防护,添衣保暖,出门戴口罩,减少早晚外出,避免因温差大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如果出现胸闷、胸痛、晕厥、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切记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帮助。拨打120急救电话时,切勿慌张、保持冷静,快速报出事发地点并配合调度员保持通话,在调度员专业的指导下及时开展自救与互救,为患者后续院前、院内的救治成功争取宝贵的时间。
Copyright © 2014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青岛市急救中心(http://www.qingdao120.org)
站务信箱:
工信部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40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