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是保障市民生命安全与健康的“生命第一线”,24小时畅通无阻,守护城市百姓平安。自2015年以来,青岛市急救中心全面开启“电话接通、急救开始”的新型急救模式。当市民拨打“120”急救电话时,调度员会严格遵循程序化、标准化的问询流程,在派出救护车的同时通过电话指导现场目击者进行自救、互救。如遇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时,调度员会指导目击者判断患者的意识和呼吸,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并帮助其控制按压的频率和深度,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发现急危重症患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到达。不建议自行送医,以免加重病情。专业急救人员会为患者进行必要的诊断和救治,实施有效的转运监护,并提前通知医院,便于院内医生做好接诊准备,减少院内救治延误。
一、需要拨打120的情形
记住三个关键词:紧急、突发、不适合自行就医,应立即拨打“120”电话求救。
(一)心脏病急性发作
如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等。
(二)脑血管意外
如脑梗死、脑出血等,患者可出现偏瘫、失语、意识模糊或意识丧失等。
(三)呼吸系统急症
如哮喘重症发作、气道异物梗阻等,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四)消化系统急症
如严重腹痛、上消化道大出血等。
(五)急性中毒
如食物中毒、药物中毒、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六)意外伤害
如严重烧烫伤、冻伤、中暑、蛇咬伤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颅脑损伤、胸腹部损伤、大出血、骨折等。
(七)其它需急救处理或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
如急性分娩、晕厥、虚脱或休克等,休克时患者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二、如何正确拨打“120”
当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时,在第一时间正确拨打“120”是启动应急反应系统的关键一步。
(一)正确描述事件地址
拨通120急救电话后,应第一时间将具体地址告诉调度员,包括街道、小区名称,楼号、单元号、门牌号等具体信息。如果确实不清楚自己身处何方,可以将目之所及的路牌、公交车站、大型建筑物等作为参照物,尽可能详尽地描述自身方位。
(二)准确告知联系电话
要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准确无误地告知调度员。如果是座机,需留下有效手机号码,便于调度员、急救人员随时联系。对于危重患者,调度员需长时间保持连线指导救治的,还需提供第二个手机号码,便于急救人员联系。
(三)正确表述事发状况
如遇突发事件或者伤员较多的情况时,一定要告知调度员事件性质,并说明现场伤员人数以及伤病程度,便于调度员及时准确调派合适数量的救护车赶往现场开展救援;简要说明患者需要急救的情况,比如头痛、腹痛、昏迷、呼吸困难等,便于调度员实时将病情信息发送给急救人员,做好急救准备;可记住两个公式!当遇到外伤患者时:可按照“何时+何因+何部位+何情况”的顺序描述病情;当遇到非外伤患者时,描述的顺序则变成“何部位+何情况+持续多久”,如胸口疼痛20分钟;遵循调度员的询问,简要描述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身体状况、发病经过、采取的急救措施等情况。
三、拨打120电话时应注意什么?
(一)保持冷静,语言简洁清晰
(二)配合调度员的询问和指导
耐心配合完成调度受理,不要主动挂断电话,得到调度员允许后方可挂断电话。救护车到达现场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等待时,应积极配合调度员的指导开展自救互救。
(三)保持呼救电话畅通
(四)备好就诊所需物品
在等待救护车的时候,需准备好患者的病历、医保卡、身份证、随身衣物等物品;若是药物中毒的患者,要把可疑的药品带上;若是断肢的伤员,应带上离断的肢体等,随同患者一同送往医院。
(五)安排接车
若现场人员充足,可安排专人接车引导,以便救护车准确到达,尽早急救。
(六)取消派车
若救护车长时间未到达,可再次拨打“120”询问。如病情缓解或已自行送往医院,也要第一时间通知“120”,减少急救资源浪费。
除此之外,请记住“120”是急救电话,切记不要随意拨打,让有限的急救资源服务于真正需要急救的患者。
Copyright © 2014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青岛市急救中心(http://www.qingdao120.org)
站务信箱:
工信部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40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