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舌尖上的致命杀手——米酵菌酸
来源:青岛市急救中心 发布日期:2024/6/12 9:57:32浏览:91

夏季来临,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期,特别是食物中毒可导致严重后果,米酵菌酸是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需高度警惕、严密防范。

米酵菌酸常见于发酵米面制品,变质淀粉类制品以及变质银耳和木耳中,其致死率高达40%~60%,目前尚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和治疗方法。

一、什么是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食物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后产生的毒素。

椰毒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外部环境,一旦处于潮湿温热环境便会大量产生极强毒性、高致死率,不怕高温的米酵菌酸毒素。

二、米酵菌酸的中毒症状有哪些?

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重者出现黄疸、腹水、皮下出血、惊厥、抽搐、血尿、血便等肝脑肾实质性器官损害症状。

三、哪些食物可能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肠粉、河粉、粿条、年糕、酸汤子等湿米粉及其发酵食品,久泡的木耳、银耳等在高温潮湿的天气下都有可能受到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从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四、如何预防米酵菌酸中毒?

米酵菌酸的耐热性强,100℃开水煮沸和高压蒸煮(120℃)均不能破坏,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因此,预防米酵菌酸中毒务必把牢“入口关”。

1、确保食品原材料安全

确保不用霉变的玉米等谷物原料;选购银耳、木耳等相关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不要购买鲜银耳。

2、确保食品加工流程安全

谷类浸泡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无异味;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放在通风干燥处短期储存。

泡发木耳、银耳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隔天泡的银耳、木耳及其加工制品不能食用。

五、怀疑米酵菌酸中毒后怎么办?

怀疑发生米酵菌酸中毒,应及时催吐,尽量减少摄入毒素量;并用干净容器或薄膜袋,将呕吐物或高度怀疑有问题的剩余食物装好,冷藏备查。

及时将患者送至医院,告诉医生患者吃了哪些食物。医生针对肝、脑、肾等脏器的损伤程度,对症治疗,降低死亡率。



 Copyright © 2014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青岛市急救中心(http://www.qingdao120.org
站务信箱:
工信部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4000200

鲁公网安备 370203023705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