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疟疾?
来源:青岛市急救中心 发布日期:2024/7/12 14:35:00浏览:146

什么是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发疟子”,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寄生虫病。寄生在人类的疟原虫主要有4种,包括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依次引起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和恶性疟。近年来发现原本在猴子之间传播的诺氏疟原虫亦可感染人类,病例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02疟疾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疟疾的传播途径有三种:第一种是由按蚊叮咬吸血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按蚊是传播人疟的唯一媒介。第二种是输血传播,通过输入含疟原虫的血液传播,一些低疟原虫血症者虽常规血片检查阴性,但输血后仍可使受血者感染发病。第三种是胎传疟疾,也叫母婴传播、垂直传播。患疟疾或带虫的孕妇,体内的疟原虫可通过有损伤的胎盘进入胎儿,或在围产期通过羊水、产道损伤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早产、流产、死产或新生儿疟疾。

03目前我国疟疾的流行现状如何?

疟疾曾是我国流行历史最为久远,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我们国家的甲骨文里就有疟疾流行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年发病例数曾高达3000多万。建国后,经过几代疟疾防治工作者几十年的科学防治,疟疾发病率逐渐下降。原国家卫生部制定了《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计划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消除疟疾。通过全国上下的不懈努力,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新闻公报称,中国正式获得WHO消除疟疾认证。我国成功实现从年发病人数3000万到0的突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

04我国已经消除疟疾了,全球的疟疾流行形势怎么样?

目前虽然我国已经消除本土疟疾,但世界的疟疾流行形势却不容乐观。根据《2023年世界疟疾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疟疾病例数大约2.49亿,死亡60.8万,而且死亡病例主要是5岁以下的儿童。目前仍有85个国家约数十亿人口居住在疟疾流行区,包括非洲、东南亚、东地中海、西太平洋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其中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疟疾流行最为严重,每年疟疾发病数和死亡数均占全球的90%以上,绝大多数是恶性疟。间日疟是东南亚、东地中海和南美洲地区分布最广泛的疟疾种类。三日疟和卵形疟多见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

05青岛市目前的疟疾流行状况怎样呢?

青岛市从2010年开始实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6年10个区(市)陆续达到消除疟疾标准要求,2017年我市顺利通过山东省消除疟疾考核评估,终于让疟疾消失在历史长河!青岛市虽然已经消除本土疟疾,但是我市作为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和旅游城市,国际交往非常频繁,每年有大量旅游、援建、务工、商贸等人员从疟疾流行区返回,境外输入性病例数居高不下,而且我市所面临的输入性疟疾的威胁会长期存在。青岛市输入性疟疾以恶性疟为主,间日疟、卵形疟、三日疟均有报告,感染国家主要来源于非洲,也有部分来自东南亚的缅甸、老挝等国家,还有东亚韩国的间日疟病例输入。青岛地区是单一间日疟流行区,传播媒介只有中华按蚊。近几年蚊媒监测结果表明,我市仍存在中华按蚊,因此5-10月份疟疾流行季节,一旦有输入性间日疟病例,就存在输入再传播的风险,我市输入性疟疾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06一旦感染了疟疾,有哪些症状呢?

一般情况下,感染疟原虫后经过半月左右的潜伏期患者就会发病,由于感染疟原虫的种、株存在差异以及感染程度有高低、个体免疫状态有强弱等因素,疟疾患者的临床表现也轻重不一:

典型的临床表现:呈周期性发作,每天、隔一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时有寒颤、发热、出汗退热等症状,多次发作后可出现脾大和贫血等体征。

不典型的临床表现:患者虽具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周期不规律。病人常感到无力、疲乏、头晕和四肢酸困等。

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引起的疟疾,每隔一天发作一次,三日疟原虫引起的疟疾每隔两天发作一次,恶性疟的发作周期没有以上三种有规律,且容易进展为重症疟疾。

重症疟疾:重症患者可出现昏迷、重度贫血、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症、循环衰竭或休克、代谢性酸中毒等一项或多项临床表现。恶性疟延误诊治容易进展为重症,如抢救不及时,病人会在短期内死亡。

07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感染疟疾呢?得了疟疾应该去哪里就医?

1.发热并伴有近2年内疟疾流行国家旅居史

2.近2周内有输血史

3.有既往疟疾发病史

4.其他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

以上“四热”病人出现发冷、发热等症状时就有可能感染疟疾,此时千万不要自行服药,应及时就医,就诊时要主动告知临床医生自己有疟疾流行区旅居史,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08疟疾目前有疫苗吗?

由于疟原虫的基因组比较大,抗原呈多样性,它能够通过无数种方式的基因突变来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所以疟疾疫苗研制难度很大,目前青岛市还没有疟疾疫苗储备。2021年10月,WHO批准了世界上第一个疟疾疫苗(由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制)已经在恶性疟高中度流行区开始使用,首个疫苗4年内已经使非洲幼儿疟疾死亡率降低13%。

09想去疟疾流行区的人员,能不能用药物预防疟疾?

国家消除疟疾技术专家组和国家重症疟疾救治专家组有一个《关于疟疾预防的专业共识》:一是由于青蒿素类药品在体内的半衰期短(约2小时),因此,所有青蒿素类药品对预防疟疾均无作用,也就是说青蒿素类药品不能用于出国人员境外疟疾预防用药。二是能清除红内期疟原虫的半衰期长的抗疟药均有一定的预防疟疾感染作用。我国在《抗疟药使用规范》中建议使用磷酸氯喹或哌喹进行预防,但需注意的是:1.目前因全球主要疟疾流行区的恶性疟原虫已经出现对氯喹的耐药性,因此在恶性疟传播的地区,不推荐使用氯喹进行预防。2.虽然磷酸哌喹半衰期较长但有一定的肝脏积蓄毒性,采用哌喹预防疟疾不宜连续超过3个月,因此哌喹作疟疾的预防用药,仅适合短期赴疟疾流行区的人员。

10短期到疟疾流行区旅游或工作,除了药物预防,日常还需如何防护呢?

我们常说:踏出国门、警惕疟疾。出国前可以到当地疾控部门或者青岛海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咨询,了解目的地是否属于疟疾流行区,并配备蚊帐、蚊香等防蚊用品。到达境外疟疾流行区后,务必做好两点:一是个人防护,晚上休息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使用经杀虫剂处理过的长效蚊帐;白天外出,尽量穿长袖上衣、长裤,在身体裸露部分涂抹避蚊剂以防蚊子叮咬。二是环境防蚊、灭蚊,住处要安装纱窗、纱门。室外环境,应填平污水坑,还要做到翻盆倒罐,及时清除蚊孳生地。

11如果出国不接触疟疾病人,防护好蚊虫,就能万无一失了吗?

疟疾的传染源不仅仅是疟疾病人,还有无症状带虫者。在疟疾流行区,感染疟疾后患者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不持久,当再次感染同一种疟原虫时,患者症状会较轻或者是无症状带虫者,按蚊吸入带虫者的血,再叮咬健康人时,也会传播疟疾。此外,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使用被疟原虫血液污染的注射器也可传播疟疾。因此在疟疾流行区并不是不接触疟疾病人,只防护好蚊虫,就能万无一失。

12疟疾病人是不是在医院治疗结束就不会再有问题了?

疟疾患者在医院治疗结束并不是就没有问题了,还要配合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后期的随访观察。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有迟发型子孢子,在肝细胞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期之后会复苏,继续增殖引起复发。因此间日疟和卵形疟病人在次年春季或流行高峰前一个月(3、4月份),需采用磷酸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一次休止期根治,以防止复发。另外,寄生在人类的4种疟原虫均会出现再燃,再燃是指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虽然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患者血液内的疟原虫并没有被完全清除,一段时间后会再次出现临床发作。因此所有疟疾患者均需谨遵医嘱,在医院完成全程足量规范治疗,出院后要接受随访,间日疟和卵形疟患者次年春季还要配合完成休根治疗,以降低复发和再燃的几率。

温馨提示

目前,中国已经消除本土疟疾,但是全球还有85个国家有疟疾流行,所以有出国到疟疾流行区的朋友,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



 Copyright © 2014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青岛市急救中心(http://www.qingdao120.org
站务信箱:
工信部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4000200

鲁公网安备 370203023705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