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急救中心提醒中小学生暑假远离意外伤害
作者:魏艳 来源:胶州市急救中心 发布日期:2015/7/3 16:11:42浏览:121

  暑假来临,不少学生早已做好了安排,外出旅游、同学聚会……然而,脱离了学校、家长的有效监管,有关学生高空坠落跌伤、溺水、玩火、迷路等事故频发,不少还酿成悲剧,让人痛心疾首。如何保证中小学生的暑期安全,牵动着每一个老师、家长的神经。就此,胶州市急救中心针对往年暑假期间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接警记录,整理出如下原因,望引起学生本人和家长的高度重视,杜绝此类意外事故的发生,让每个孩子度过一个快乐安全的暑假。
  
  一、面对水源,提高警惕,以防溺水。
  暑假期间,中小学生不要独自在渠边、河边、水塘边玩耍,避免意外落水;中小学生应在成人陪同下游泳,不去非游泳区游泳;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防止抽筋;不会游泳的学生,即使佩戴救生工具,也不要到深水区游泳,防止发生意外;去海边游玩,必须了解潮汐的变化。
  不慎发生溺水时,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发现别人溺水时,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施救。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趴在地上将溺水者拖至岸边;切记在有坡度的水边不要手拉手施救。救上昏迷的溺水者后,首先要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再将溺水者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并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去医院。
  二、文明出行,遵守交规,预防车祸。
  交通意外的发生,必然有一方或双方都在违反交通规则,因侥幸心理作梗,不光是孩子,包括很多大人在内,交通规则就形同虚设。但是,当血肉模糊的事故发生后,再去追悔莫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中小学生在暑假期间只要出行,就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并且,尽量不要独自出行到陌生的地方;未满12岁的学生不准在马路上骑自行车;骑车时要做到“七不”:不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不相互攀扶,不追赶比赛,不带人,不戴耳机听音乐,不扒机动车。
  三、安全用电,禁玩烟火,避免火患。
  暑假期间,中小学生独自一人在家时,要正确使用电器,不乱接乱用,千万不要玩火,不能划火柴,更不能摆弄打火机玩。在外玩耍的孩子,绝对不能在易燃物品,比如堆放杂物的地方、柴草堆旁玩烟花爆竹,这些场所极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即拨打119报警,然后想办法逃离出去。如烟雾呛人,要用湿毛巾捂住嘴,逃离现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居住在高层建筑里,千万不要乘坐电梯和选择跳窗户的办法逃生,要尽量打开门逃生。
  四、恶劣天气、提前预知、谨防雷电。
  暑假遇到恶劣天气时,要减少室外活动,应该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在室外时应尽量躲入建筑物内,不宜进入无防雷装置的临时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不宜骑车、用易导电的伞具遮雨,不宜在大树下避雨。遇到雷电时,不宜使用无防雷设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不宜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减少手机使用;雷暴天气时,在空旷场地不宜把羽毛球拍、潮湿的棍棒等扛在肩上;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下水井或洞中;大风来临时不要到户外行走,不要走在树木及电线杆等物体下。
  五、合理饮食,避免贪凉,预防中毒。
  暑假是食物中毒事件高发期。食物中毒后,第一反应为腹部不适,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等急性胃肠道症状,并且会因脱水而面部苍白、肢体冰凉、脉搏微弱等,如不明原因发生这些症状,应警惕自己是否误食“有毒食物”。
  因此,在暑假期间,中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身体健康,要吃好一日三餐。不吃食用色素超标食品,少吃零食和烧烤,不用塑料盒餐具吃饭。大汗淋漓时,不要饮用冰镇饮料,以免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腹痛;更不要立即冲凉,这样很容易受凉感冒。正确的做法是大汗后等待脉搏恢复正常,这个期间可以小口喝一点热茶和白开水。
  六、平安游玩,应对生人,保持警觉。
  外出游玩时要告知父母,不到禁止靠近的地方做游戏,不做危险的游戏。尽量远离人多地方,在遇到拥挤时要沉着冷静,避到一旁或顺着人流走,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万一被人流挤倒,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观看体育活动,要注意自己的位置是否安全,避免飞来的篮球、足球、排球伤及自己。
  孩子独自在家时,父母要叮嘱子女、房门要锁好,遇到陌生人敲门时,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和以亲属、朋友的名义提出的开门要求。还有一种情况,那陌生人会以换煤气或者修水龙头等借口混进来,这样更不要开门。此时孩子应该打电话问清楚父母是否真有此事再决定开不开门。中小学生如遇问路者,可以告之大概方向,但不能应其要求带其前往。一旦发现有陌生人尾随或是不停纠缠,应迅速走向人多的地方,或是寻找街头民警的帮助。


 Copyright © 2014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青岛市急救中心(http://www.qingdao120.org
站务信箱:
工信部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4000200

鲁公网安备 370203023705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