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胶州市急救中心调度员通过电话指导,成功救治一名一岁4个月大气管异物的孩子。
10月19日16点39分,胶州市120调度指挥大厅的呼救电话骤然响起,调度员高玉玲立即接警,专业的引导询问:“您好!胶州市120,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电话里,呼救者十分恐惧,边哭边喊:“120快来!我在李哥庄星城小区,孩子吃东西噎住了,脸色变了,快来啊!”
细心的调度员,从呼救者说话间隙,听到电话那端孩子因气道异物而导致呼吸音极其异常,多年的急救经验,使调度员瞬间意识到情况危急,孩子命悬一线,已经等不了急救人员到达现场。立即进行电话指导,一场通过电话线的紧急救援开始了。
调度员高玉玲一边安抚恐慌的家长,一边说“救护车已经出发,现在请听我说!立即将孩子,头朝下俯卧在你的膝盖上”
“嗯,好的。”家长稍微镇定,立即照做、配合抢救。
“用你膝盖顶在孩子肚脐以上位置,你手握空心状,拍打孩子背部”
“我已经在拍打了”
“很好,让旁边人帮助孩子让孩子头后仰,打开气道”
“已经照做了,哎、哎、哎呀哦孩子咬我手指了”
听到电话那端传来的家长呼喊后,调度员高玉玲深深的松了一口气,指导抢救有效!
“请继续对孩子拍打,直至异物全部排出!注意电话保持联系,救护车马上赶到!”
整个电话指导过程不足3分钟,4分钟后急救人员赶到呼救者的家里,随车大夫感叹说“幸亏电话指导抢救及时,现在孩子的脸已经由青紫慢慢的转红润,呼吸顺畅,孩子脱险了。”
据调度员高玉玲介绍:“这已是我通过电话指导抢救成功的第三例气管异物患者。其中两例患者是婴幼儿,一例老年病人。我认为电话指导能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我们中心近年来大力开展的急救知识普及活动,前几年,遇到这种危急情况,呼救者由于恐慌,只知道哭喊,就算电话指导,他也不会做,甚至还会骂我们浪费时间。现在,随着急救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很多呼救者,都能配合我们的电话指导去做,急救现场第一反应人明显增多。很多疾病是不容拖延的,必须争分夺秒。”
近年来,胶州市急救中心多方拓展平台开展急救知识宣传培训,着力提高市民应急自救、互救能力,同时,开展电话指导急救,将电话线变成“生命线”,与灾难现场第一反应人共同抓紧抢救生命的4分钟,力求达到减轻伤残、挽救生命的目的。仅今年,该中心已进行电话指导抢救300余例。
Copyright © 2014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青岛市急救中心(http://www.qingdao120.org)
站务信箱:
工信部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40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