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被烧、烫伤的经历,如开水烫伤、沸油烫伤、蒸汽烫伤、电火花烫伤、酸碱烧伤、晒伤等。我们知道,烧、烫伤后局部感觉特别疼痛,皮肤潮红,水泡或水泡破溃流水,如果无痛,表示有深度烧伤,烧、烫伤后应迅速消除致伤原因,冷却伤口防止创面扩大,减轻创面感染的危险。
黄岛区急救中心在治疗烧、烫伤转诊患者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患者由于早期处理不当,致使创面感染或人为加深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造成功能障碍,甚至致残,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那么发生烧、烫伤后应该怎么处理呢?
黄岛区急救中心提示您,发生烧、烫伤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小面积烫伤或烧伤创面用自来水冲洗或浸泡冲洗20~30分钟左右。能减少烫伤或烧伤部位残余的热量继续损伤皮肤组织,可以缓解疼痛,减少组织水肿和水泡形成。另外有些烧伤是由于化学物质引起的,及时有效的冲洗可以冲掉有毒的化学物质,使化学物质不至于被吸收中毒或侵入到深部组织继续损害。水的温度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宜,一般是15℃~20℃。并立即脱去被热水泼过的衣服,难脱的衣服,可用剪刀剪开,在创面肿胀前轻轻除去首饰、手表等物品,用消毒敷料或清洁不带绒毛的布类覆盖创面,以防细菌入侵。小的烧烫伤创面经冷却后,可外涂湿润烧伤膏等。
正确涂抹药物有:红花油、凡士林、湿润烧伤膏等可有效减少创面疼痛,也有一定保护创面的作用,现场可在创面上适量涂抹,再到专业医院就诊。
黄岛区急救中心提示您常见的急救误区: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烧、烫伤病人会选择在伤口上涂抹牙膏、酱油、酒精、紫药水、红汞、龙胆紫等涂抹,殊不知这些对伤口反而有害。在烧、烫伤创面涂有颜色的药物会影响医生对烧伤深度的判断,烧伤深度的判断是医生制订治疗计划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再者,民间有许多用于烧伤或烫伤后的创面处理的“土方法”,比如创面外涂獾油,草木灰,甚至是某些中药制剂。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民间的处理方法往往会造成创面感染,加重创面损伤,因而是不可取的。
国内外基础及临床研究早已证实,创面干燥、脱水后会导致创面加深,延迟创面愈合。所以创面要注意保护,尽量不要暴露。
有人认为烧、烫伤后用冷水冲会起水疱,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其实,烧伤后起不起水疱,只与烧伤的原因和深度有关,而与是否接触冷水无关。
有人觉得烧伤只是伤点皮,在小诊所包扎一下就可以了,不需要跑到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其实烧伤是很严重的创伤,较大面积也就是当成人烧伤面积达到20%、婴幼儿烧伤面积大于5%体表面积的烧烫伤很快就可能导致休克,不及时给予休克复苏,数小时心、肝、脑、肺、肾、胃肠等器官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者危及生命。所以严重烧伤应立即到专科医院就诊,以防发生意外。
烧伤后是不是不能吃老人们常说的“发物”呢?所谓发物,是说能使病情加重或旧病复发的某些食物,如鱼、虾、羊肉、狗肉、韭菜、香菜等。其实,发物是一种民间说法,在实践中我们并未发现吃发物后使病情加重或旧病复发的实际病例。相反,由于这些食物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反而对烧伤创面的愈合有很大帮助。所以,只要平时对这些食物无特殊反应,烧伤后就可以多吃,以利于创面愈合。
Copyright © 2014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青岛市急救中心(http://www.qingdao120.org)
站务信箱:
工信部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4000200